- 专业介绍
- 就业前景
- 开设院校
- 工学学士 授予学位
- 4年 学制
- ¥9866 参考薪资
男女比例
44%56%
介绍
水质科学与技术是研究水在社会循环过程中水质变化规律和水质控制技术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原为电厂化学专业。水质问题是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本专业是研究水在社会循环过程中水质变化规律和水质控制技术的综合性交叉学科。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化学、化工、材料、电子、计算机、仪器仪表和自动控制等学科宽厚的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掌握各个工业领域的水质控制技术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具备水处理工艺、设备和系统的设计、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在相关领域从事水质科学研究、水质工程规划、水处理系统设计、水质监测与控制、材料保护、水处理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以及在相关企业从事生产运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参加水质科学基础、水处理、金属腐蚀、仪表与程控、水质监测等实验,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实验技能。
课程要求
主干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水质科学基础、水化学、水生态学、工程数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化工原理、水处理、核电站水质工程、水污染控制、材料保护、水质分析与监测技术、智能仪器仪表、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水处理设备自动化、水处理系统设计、计算机网络、水工业法学、水工业经济学等。
学科要求
该专业对物理化学要求较高。该专业适合热爱环境科学工程,对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感兴趣的学生就读。
知识能力
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2.较全面地掌握水质科学、化学、化工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系统掌握水处理理论与技术、金属腐蚀原理与防腐蚀技术、水质分析监测和水质工艺系统自动控制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 3.了解水质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其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趋势
4.获得水质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水处理及水质调控系统的调试、运行和管理及水质分析监测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5.初步具备进行水质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能力。
名人学者
刘昌明、汤中立、胡春宏等。